“目前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销售份额已达46%”,然而,1年前,这一占比才刚刚接近9%;俄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中,今天中国已占五席,而两年前,前十名里都没有中国汽车。
不仅如此,俄乌冲突后,供应链严重依赖进口的俄罗斯汽配市场立现“危机”,中俄汽配合作则“应势崛起”,关键时刻中国企业又为俄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年底市场占比可能会超50%
近日,俄罗斯汽车行业分级机构Avtostat透露称,在过去的12个月中,中国汽车的销量几乎翻了2倍,目前已占销售份额的46%。
Avtostat新闻服务处写到:“鉴于目前的形势和趋势,中国汽车制造商完全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其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份额。很有可能到今年年底,它可能会超过50%”。
就在韩、欧、日、美系品牌汽车在俄市场份额下降的同时,中国汽车品牌份额却在节节攀升上升,其中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有奇瑞、哈弗、吉利及星途。
Avtostat进一步透露称,俄罗斯本土品牌占据了33%,但是,韩系车的占有率下降到8%,日系车6%,欧系车为5%,而美系车的销售份额不足1%。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填补离开俄罗斯市场的汽车品牌所留下的市场真空。
另据报道2023年第一季度,俄罗斯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中,中国品牌占据了五个席位,包括奇瑞、哈弗、吉利、星途和欧萌达。一季度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中还包括起亚、现代和丰田。
仅仅两年前的2021年,销售榜前十中并没有中国汽车。
其实,早在2004年中国车企就开始进军俄罗斯,但销量增长较慢。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历史条件所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瑞认为,一方面,以往俄罗斯本土品牌价格低廉,销量长期保持良好增长;另一方面,德系与日韩汽车进入这一市场较早,积累了一定的消费群体。
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协会表示,目前,已有14个中国汽车品牌正式进入俄罗斯。
该协会指出,迄今为止,正式进入俄罗斯汽车市场的14个中国汽车品牌是奇瑞,包括子品牌凯翼、埃克塞德和欧萌达,以及拥有哈弗和坦克品牌的长城。此外,吉利、长安、雅克、一汽、东风、沃亚和广汽也在俄罗斯销售。
俄罗斯“欧洲计划”租车公司表示,俄汽车租赁行业尤为关注中国产跨界车,对奇瑞、吉利、哈弗、江淮等中国汽车品牌颇为青睐。
中俄汽配合作更是“应势崛起”
俄罗斯汽车供应链依赖进口,有报告显示,俄罗斯大约仅有35%~37%的汽车配件为本土化生产,进口汽车零配件的市占率则是高达63%~65%。
在俄乌冲突升级后,不少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均宣布暂停向俄罗斯市场交付,包括博世、采埃孚、海拉等。
目前,因汽车零部件耗尽,不少车企甚至已不得不暂停俄罗斯工厂的生产,包括Stellantis集团、丰田、雷诺、日产、现代等。
然而,俄罗斯汽配市场出现大量短缺、严重涨价没多久,中国企业就很快为俄汽车配件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2022年6月27日,中俄汽车配件出口基地项目在中国黑龙江的绥芬河举行开工仪式。
据称,仅这一项目的出口产品占俄三分之一的汽配市场,辐射俄罗斯全境。
就在基地开工前一周,俄总统普京公开表示,西方正试图切断与俄经济联系,俄将把贸易转向可靠伙伴,如中国、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
2022年8月,中俄企业交流论坛上,俄方代表透露,为提高零部件进口替代,为中国制造商开辟新的机会,俄罗斯政府对供应商放宽了部分措施,特别将单批货物证书的有效期延长了12个月,必要时允许用声明代替合格证书等。
此外,最近有一种中俄汽配合作模式尤其值得一提。
就在今年5月,圣彼得堡汽车配件企业“Erline LLC”有限责任公司消息报道,“Erline LLC”有限责任公司启动旗下“Startvolt”品牌火花塞的在华生产业务。
《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在报道中指出,在此之前从未生产过“Startvolt”牌火花塞。“Erline LLC”公司计划自2023年5月起每月生产50万个火花塞。“Startvolt”牌火花塞将面向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
“EuroAvto”执行董事普里索夫表示,在众多外国公司离开俄罗斯市场后,名牌优质火花塞开始供不应求。
普里索夫指出,与在俄罗斯国内生产相比,在华生产会在世界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普里索夫表示,首先,可以从中国出口更多的产品;其次,在中国,在火花塞生产用进口材料方面不会有问题,但在俄罗斯,这些材料的进口受到制裁限制。
(综合今日俄罗斯RT、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国汽车报网、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消息)